7月8日,液晶玻璃基板企业东旭光电在北京发布其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——“烯王”,被誉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电池,各大媒体纷纷报道,并赞其加速了石墨烯产业化的步伐,但本人对这款产品的看法是:没什么影响,用的基本都是TOOLD的技术。
首先,从产品命名看,总算还有点节操,加了个石墨烯“基”锂离子电池,比石墨烯电池要好些,不过还是那句话,在这个电池中,石墨烯仍然就是一个磷酸铁锂的添加剂,所以仍然那么其实,连“基”都算不上。
然后是产品说明:就是18650电池-石墨烯/磷酸铁锂复合材料,其实还是我们最常见的几个东西,组合了一下。
之后是“烯王”的性能,大概是10C下,6分钟充放电,寿命超2500次,-30~+80正常使用。这里6C的话,其实在电池领域中完全不是稀奇的数,很多动力电池做到10C的都很多,更不用说微宏的那种更快充放的。功率型(快充放)电池做到6分钟充放电不是什么新鲜事,锂电现在寿命好几千的一抓也是一大把。大家觉得这数据很牛,其实只是因为对比的是日常常见的消费电子产品里的电池而已,这些电池本来也不是为了快充和寿命导向设计的,大多是体积能量密度导向。不过-30算是不错的数据了,笔者常见的是-20下正常工作。这个应该可以归因于石墨烯对导电的提升,算是一个亮点吧。
然后是一个倍率性能
大家看见没,5C大概110mAh/g,反正我们当年喷雾干燥量产的材料达到这个性能是很轻松的…………
性能是不错,不过这些对比就搞笑了,很明显是科研中那种“找一个比较差的空白样,和一个牛比的掺杂样对比”的路数,搞过科研的人对此大多都会会心一笑。
之后,烯王电池做了个移动电源。
看看区别:可以输入16V 5A电流, 就是支持快充了,然后靠着快充的大电流电压,可以13~15MIN充满,寿命不错。比起传统的移动电源要强。
问题:
1)16V,5A一定需要专门的转换器,电线,充电电路等,需要另起一套炉灶,而且据我所知,与高通,OPPO等的快充协议也完全不兼容。
2)搞过电池的都知道,其实电池都可以快点充或慢点充,只不过好电池性能在快充时发挥的好,差的发挥的差而已,以及有的电池就不适合这么用。所以你的手机电池抠出来,都是可以快充的,只是危险会变大而已,所以出于安全考虑,现在都是用的标准的5V2A 5V1A的充电制度,直接在产品端就把其它充电的可能给你锁死了,保证安全。 当然了,能快充的电池,倍率性能是不错,这算是该产品的一大功劳。
3)刚才东旭说自己用的18650,然后这个产品4800mAh,首先1节18650没这么大容量,那么只好两节了,一除,一节2.4Ah……这个技术水平,也太一般了。(最新进展,听内部人士说可能是4节,那么一节1.2Ah,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……) 但是呢,如果是倍率型电池,也可以理解,毕竟大家都知道,电池的倍率和能量密度常常不可兼得。最后简单这么说吧,本来就是倍率型电池,披了个好听的名头而已。能4C,15MIN充满电的电池在市面上其实好多,不是什么稀罕货。
这个就搞笑了,快充一看电池,二看充电制度。你要是弄一电池搞个0.1C充电(就是小电流)的输入,当然很久都充不满了,这对比又有什么意义呢?就好像如果一手动档的宝马挂着一档跑不快,你就嘲笑人家说你这车不行,没这个道理嘛。
这个测试的问题就在于根本不是用的相同的充电制度在对比,很不严谨的实验。
最后是一堆签约仪式,不评论了。
结语:
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原文,不难发现,漏了几个关键的数据:
18650电池的能量密度 Wh/kg,Wh/L 功率密度W/kg,W/L 都没说。
成本也没说。
不说能量密度,意味着这种电池装在车上,如果是纯电动,续航问题解决不了,目前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(我一直认为,续航>快充).
不说成本,意味着量产竞争力的问题。要不然中国人拿什么去和松下,三星,LG拼刺 刀?
靠YY抗日神剧我们打不过侵略者。不要忘了77刚过,我辈当自强啊。